未分类

入选Google Play年度榜单,这款国产沙盒手游做对了什么?

入选Google Play年度榜单,这款国产沙盒手游做对了什么?

12月4日,一年一度的Google年度大赏揭晓。在这个比较具有权威性的颁奖仪式上,中国开发者获得了不俗的成绩。

包括《PUBG Mobile》《抖音》等24款中国内地的App和游戏入选,其中以《PUBG Mobile》最为突出,它接连拿下了“年度最佳游戏”和“最受欢迎游戏”两个相对重磅的奖项。而在垂直细分奖项——最具创新力游戏方面,《迷你世界》(获奖地区: 香港、台湾)《食之契约(Food Fantasy)》(获奖地区: 泰国、印度尼西亚)《永远的7日之都》(获奖地区: 台湾)《猎魂觉醒》(获奖地区: 香港)《第五人格》(获奖地区: 日本、香港、台湾)入围。

01.jpg

其中作为一款自研沙盒类产品,《迷你世界》的入围不免让人有些意外。一方面,沙盒本身就是一种很难做出玩法创新的品类,它靠着哪些设计做出创新值得商榷;另一方面,这款将国内市场为起步点的游戏,又是如何过渡到出海,进而又被谷歌挑中的,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创新力可能来自各个地方——题材、机制、社区……任何可能被 ‘游戏化’的要素都可能被开发者的创意激活,并转化为成功。”谷歌官方如是说。那么仔细来看,《迷你世界》为什么会获奖?从国内到海外,它到底做对了什么?

扎根国内:差异化的细节设计+平台化的UGC方向

从2015年底上线至今,《迷你世界》在国内运营了近三年。参考榜单成绩,这款游戏一直处在稳步提升的态势。

2017年的暑期档则是游戏进步最快的阶段。App Annie显示,游戏的下载排名从100多位上升至稳定Top 30,最高还有过Top 10的表现。凭借更卡通的美术表现,《迷你世界》收获了一大批年轻玩家的喜爱,并成为他们闲暇时间首选的娱乐方式之一。可以看到在节假日时间段,游戏都会迎来一次大规模的回流。

02.jpg

Quest Mobile曾在《2018年春节娱乐洞察报告》中指出,今年春节期间其DAU一度达到1255万,相比上月增长116%,是全网日均活跃用户增长最快的APP。进入Q4后,近日极光大数据发布的《Q3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显示,在行业整体呈现波动下降态势的情况下,《迷你世界》以4.3%的渗透率位居第五位,但环比增长12.4%倒是排名第一。

03.jpg

之所以拥有这么大的用户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迷你世界》能找准可触及的目标用户,并打入了相应的用户圈层。最初,《我的世界》《Terraria》《Roblox》都曾在全球游戏市场实现大成,不过在国内,沙盒还处在空缺地带。2014年在Steam上线的《星球探险家》算是少数能脱颖而出的国产生存沙盒游戏,它也成为当时Steam上销量最高的国产游戏之一。但更多时候,由于购入门槛、上手门槛都很高,新玩家还是以浏览一小部分硬核玩家分享的自制内容来作为接触沙盒的主流方式。这批创作者中,能坚持下来的玩家也都比较资深大龄了,他们和市面上不断涌入的年轻玩家不能划上等号。

《迷你世界》想要吸纳的正是顶端核心沙盒用户之下,范围更广需求更大的年轻玩家。一方面,研发团队用更卡通的美术风格将氛围变得更活泼,引导玩家形成一种更轻快愉悦的心流体验,并分享给亲朋好友,邀请他们加入联机,从而向全民化发展渗透;另一方面,他们在玩法上除了创造模式、联机模式外还丰富了剧情模式,以RPG式的剧情设计迎合大众口味,引入任务成就系统,不至于让玩家无事可做。

04.jpg

核心内容方面也包含了更多差异化的体验。比如今年暑期推出的“星球探险”新版本,就将玩家的创作空间从迷你大陆延伸到外太空,同时加入大量全新生物,给玩家探索新宇宙的机会。在新的环境下,重力、天气、地形条件均有所改变,从而提升玩家的创作乐趣。横向对比来看,它率先做出了差异化的改变。

用新内容做加法是一方面,在原有老内容上做优化是另一方面。不久前的新版本中,《迷你世界》推出建筑蓝图,类似于交给玩家室内装潢的设计图纸,让那些不擅长建造的玩家更有目的性的学习,尽可能少地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并投入到更有趣的玩法上面。

除此之外,游戏内的优化还体现在自由度的提升。他们将单个人物角色拆分开来,提出了自由定制的概念。玩家在定制库里面可以自由搭配头饰、服装、表情等,将其定制成自己想要的造型。好处在于,它迎合了更多元化的玩家审美,玩家在自由创作角色、建筑的基础之上,也有了截图分享的欲望。

05.jpg

差异化的改变帮助游戏扩大了不小的用户盘子,而《迷你世界》能真正做到进一步渗透,离不开平台化的UGC发展方向。

作为游戏的研发方,迷你玩投入不少精力制作了一套基于C++的3D沙盒引擎。在他们看来,沙盒游戏有超脱于游戏的特质。依靠UGC,它有机会升级成玩家交流的平台。具体到做法上,《迷你世界》以迷你工坊系统为核心,借助自研引擎成功地把自由创作的想法落了地。在此基础上,玩家能定制地图规则,编辑插件属性,具体到人物上也能更便捷地涂鸦、搭配,变换角色造型。当做出成品后,玩家也可以公开分享出来,让路人玩家看到,并参考留言区的评价决定是否加入体验。

06.jpg

07.jpg

随着00后互联网游戏原住民的增多,不难发现年轻玩家对游戏的亲和力在提升,游戏资历丰富,审美能力也在增强。他们往往不停留在被动体验内容这一层面,而是更乐于主动输出自认为优秀的作品,来表达对游戏的深层次理解。此前,风靡全球的War3就是一个以编辑器为载体,用开发新地图的玩法深受玩家欢迎的典型产品。回到沙盒品类也是如此,玩家借助MC、迷你世界等载体,满足了自己的创作欲望。而对于研发团队来说,大量UGC内容的出现又延长了消耗完全部内容所需的时间,从而给官方内容的产出减轻不少压力。因此在游戏和平台之间,迷你玩选择后者就不难理解。

走出海外:多元化联动运营,输出国内文化

将目光从国内转移到国外,《迷你世界》至今已经布局了一年之久。

2017年10月,迷你世界海外多语言版《Mini World: Block Art》于全球上线。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游戏厂商出海浪潮已现,《迷你世界》也将其定位成全球化的沙盒平台,因此速度虽然不算快,但他们还是毫不犹豫地迈出了这一步。

它在海外的成绩也可圈可点,App Annie显示,游戏先后在越南、印尼等地区登顶下载榜,也在港澳台地区跻身下载Top 5。据悉,游戏的MAU已经超过千万。YouTube上,官方今年7月发布的一部长达30秒的宣传视频意外走红,播放量至今已有840万,可见其热度之高。

究其原因,海外版本与国内版本多元化的联动运营起到了关键作用。举例来说,迷你玩每年9月都会启动一年一度的品牌活动“920全民创造节”,向玩家征集投稿,通过海选、入围赛、总决赛等一系列的筛选,决出优秀作品。

08.jpg

2017年短短一个月的试运营期间,官方收到了海内外超过300万份的玩家投稿,不乏一些极具创意的作品,覆盖建筑、音乐、历史等方面,其特殊意义在于,让游戏成为了海外沙盒手游玩家接触中华文化的桥梁。而在今年,《迷你世界》海外版正式同步这一赛事,为海外玩家提供更低的参与门槛。从作品的角度,这也为游戏带来了很多海外本土风格化的作品,除此之外,不少港澳台、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的玩家,还自发创作了大量中国元素的投稿。

09.jpg

越南玩家投稿

10.jpg

泰国玩家投稿

官方则挑选其中的优质作品进行投票,帮助他们在Facebook、YouTube以及汉字、地图、漫画等其它领域得到大面积的传播。部分作品如越南玩家创作的太极八卦建筑地图、马来西亚玩家的龙凤呈祥地图等还引发了大量的讨论,作品间的创作互通使多民族多语言的文化流向了范围更广的年轻玩家,通过这些UGC内容,很多外国玩家认识了中国文化,游戏借此也推动了国内文化的出海浪潮。

11.jpg

当然这次品牌赛事也只是运营工作的一部分,在平时官方也会投入精力在Facebook中和玩家进行互动,制造话题吸引转发,将玩家一点点的聚拢,最终形成用户生态。与此同时,他们还将已经扎根国内的一套成熟的社群文化用本地化的表现方式传递给玩家,鼓励其在游戏内创造、分享、扩散,扩大游戏内的社交圈子。从现有的规模看,海外玩家的UGC创作步伐正以较快的频率向前追赶,进而提升了游戏的品牌影响力和文化输出能力。

不难发现,进入2018年后,游戏逐渐扮演着文化出海的主力角色,《AOV》《荒野行动》《无尽对决》,以及如今的《迷你世界》都属于文化出海的典型案例。根据《2018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18上半年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销售收入46.3亿美元,同比增长16%。不久前,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一篇题为《国产游戏加速“出海”》的文章,肯定了中国游戏作为文化输出载体的重要作用。回到《迷你世界》本身,它也起到了文化出海的作用,尤其在沙盒这个相对细分的缺口上,游戏用UGC生态和用户运营进行了有效地填补。

结语

按照Google官方的说法,Google Play奖项的设立是“为了收录和激励开发者们在每一个领域的精进”。比如在应用方面,抖音凭借在印度尼西亚地区的高速增长,赢得了最佳应用、最佳娱乐应用。相对应的,游戏领域的评奖理由也是参考其对海外市场的渗透和影响力。对于后者来说,用细节盘活沙盒品类,并用UGC和社群生态实现海外运营,进而做到文化出海,从这个维度上能入选谷歌的年度榜单也就不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