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快报

传获米哈游投资,估值10亿美元:一家低调的AI创业公司




最近有个关于米哈游的传言,说其正准备参与对国内AI创业公司MiniMax新一轮的投资。来自AI、游戏、创投圈的多名人士证实了这一消息。 


关人士称,米哈游已经参与了过去对MiniMax的两轮投资,目前正在谋划与红杉资本共同发起新一轮投资。


在传言当中,MiniMax的估值已经达到了10亿美金。在此之前,它的投资人还包括高瓴资本和明势资本。 大家可能一时想不起来MiniMax是哪家公司,但对TA们的首款产品应该有点印象——前阵子小火了一把,主打社交的AI聊天软件Glow。 


 


这款产品的核心体验很简单,就是和AI聊天。


但它最大的特色是,用户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智能体,设定聊天对象的人物背景、性格、价值观等特征,并且通过后续的对话训练,调整智能体的语气、说话方式、口癖等等。 


在Glow主页,你会看到一系列由用户创造,人格、故事迥异的智能体。葡萄君先是选了一位号称三界最强,深爱主角的魔尊,结果这位智能体的表现实在过于霸道…… 


1还会用括号内的文字描述动作场景


于是心灵受到创伤的葡萄君,在搜索框里又找到了一位,啊不,一只杰尼龟。它的表现诡异而顽皮,最后还欣然成为了我的神奇宝贝。 


 


毫无悬念,不少用户都喜欢为自己心爱作品中的角色打造AI。比如《原神》中的每个热门角色,在里面几乎都能找到可以对话的智能体。 


 


虽然Glow的基本原理与ChatGPT类似,但它胜在整合了三个基础AI模型:输入文本-输出文本、输入文本-输出视觉、 输入文本-输出语音。像是刚才葡萄君对话的几个智能体,Ta们的每句回复就都可以语音播放,而且听起来不算生涩,带有基本的情感。 


而用户除了能设定聊天对象的文字背景之外,还可以利用AI绘画和AI语音,来自定义TA的视觉形象和发音声线。 


 


具体到对话内容,这些智能体没有ChatGPT那样强的信息检索能力,或者说TA们有,但在对话过程中会优先基于人设进行回答。哪怕用户提出直接的搜索要求,也会做好场景和情绪的铺垫。 



更进一步的是,Glow中的智能体还拥有“记忆”,能储存和读取之前的对话。用户不会面临辛苦调教了一番ChatGPT,却发现刷新浏览器AI就会失忆的尴尬局面。这也是AI能够持续得到训练的前提。甚至围绕一个智能体,用户还能创造不同的对话语境。 



这位23岁的总裁上来就打了我一巴掌,真是让人怒火中烧


而作为一个社交产品,Glow还允许用户把自己“设计与训练”的AI分享出去,供大家聊天对话。所以我们会在平台上,看到不少用户根据热门人设所创建的AI聊天对象。 


 


在AI聊天的基础上,Glow还提供了两种社交场景:记忆薄和话题。 记忆薄简单来说,就是将用户与AI的聊天记录打包,分享到平台上供其他用户浏览、评价;话题的功能则和微博话题类似,用户可以发起、关联相关的AI聊天对象,同时也可以就某话题向AI发起聊天。 


也就是说,用户既是内容的消费者,同时也是内容的创造者。平台通过制造不同的社交场景,将用户及其创造的AI们串联起来。 


 


目前Glow的产品功能已趋于完善,分享、审核、举报、青少年模式一应俱全。相比于一些高概念的AI技术,Glow算是一种非常落地的AI产品。你完全可以将其简单理解成一个有着社交广场,并能满足用户一些特定情绪与社交需求的AI聊天室。 


据官方表示,该产品上线4个月用户已接近500万。目前外部用户可以通过扫描分享图片的二维码,直接在微信中体验对话。上个月,官方还开启了抖音、小红书、B站等平台的KOL招募计划。 


 


而基于Glow目前所展示的产品潜力和团队情况来看,米哈游也确实有着充分的投资理由。 


首先米哈游对这个领域一直以来就很有兴趣,TA们在AI、社交、前沿科技等跨界领域做了很多投资:社交产品Soul、核变能源技术开发公司能量奇点、云服务商蔚领时代、民营火箭制造企业东方空间…… 除了投资,米哈游也组建了自己的AI逆熵团队、探索脑机接口、研发Avatar鹿鸣,像去年《未定事件簿》因配音演员出事,角色莫弈的新配音就由逆熵AI生成。 


其次,Minimax的核心团队,也属于米哈游所喜欢的高学历「技术宅」。根据甲子光年的报道,杨斌2014年在中科院自动化所参与了深度学习相关项目,2016年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海外留学期间,他先后作为创始团队成员在Uber ATG研究院、自动驾驶初创公司Waabi等团队供职。 


团队另一位创始人周彧聪则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在学生时代分别拿过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ASC15总决赛和国际超级计算机大会ISC17的第一,后来参加过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ICCV 2019挑战赛,也拿到了iQIYI-Large赛道的冠军。他也曾是商汤科技的早期员工之一,负责算法团队。 



图源北航宿舍,左三为周彧聪


第三位创始人闫俊杰则曾担任商汤科技副总裁兼CTO,负责带领团队从事人脸识别等基础模型和工具链的研发,以及智慧城市相关业务的技术体系建设,并已在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发表会议演讲和期刊论文80余篇。 不得不说,该团队的创业经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米哈游三位创始人的故事。


而之前也有人向葡萄君透露,刘伟曾私下表示:遇到做前沿科技的优秀年轻人,能支持就会支持,像此前他们所投资的核聚变、火箭创业公司,创始人就都是90后。 最后,该产品已经有很强的落地场景。 


就眼下来看,Glow已经可以被视作一个虚拟偶像(角色)聚集的社交平台。米哈游旗下的那些知名角色,完全可以在里面构建相关的人物设定,然后让玩家自由地与自己喜欢的角色对话——使角色能够真正的“活”在游戏之外。 


这样的做法,显然有助于构建角色IP、维护社群热度、强化玩家与角色之间的情感连接,而这种强化又与游戏本身的商业化挂钩,并非是空中楼阁。 


 


以上这些还只是Glow产品潜力的冰山一角,而Glow又仅是MiniMax的首款「C端产品」,根据杨斌的说法,他们希望通过内容生成与用户反馈(user-in-the-loop)这样一种循环,来不断迭代基础大模型的AI能力。 


杨斌表示,从今年开始,MiniMax会逐步开放API,让更多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基于多种模态的大模型构建自己的应用。也就是说,如果能够控制UGC的风险,说不定米哈游可以优先把它接入到游戏当中,并定制更多专属功能。 而对于游戏行业来说,就目前的观感而言,Glow也已经非常接近游戏产品的形态。是的,我说的就是以乙女游戏为代表的AVG。 


从平台上海量的男性AI角色能够看出,刚刚提到的那些聊天功能,大部分用户都用来“聊骚”了。而根据大家分享的记忆薄对话,基本可以判断女性用户就是该平台目前的主力。也难怪不少人称Glow为晋江文学编辑器。 


 


那围绕该对话功能,或者说MiniMax的三大AI能力:文本、绘图、语音,用户完全有可能创造一款原生AI乙女游戏,毕竟一个乙女游戏的核心消费内容就是这三大块。而AI能实时生成的对话相比编剧早早准备好的文本,也能让用户有更强的沉浸感。 


当然,考虑到实际的商业化应用与市场需求变化,人设、数值和系统架构可能还是得由人来进行判断和调整。但只要迈出这第一步后,后续团队完全可以通过大量数据反馈,来帮助AI完成进化。


而一旦产品逻辑跑通,后续的商业系统接入就很简单了:角色抽卡、月卡、通行证……行业有着大量成熟的方案。 如果再把尺度放宽一点儿,现在的Glow,其实已经成了无数游戏公司梦寐以求的UGC游戏平台——丰富的内容、不错的重玩性、有乐趣的人机交互和人人交互、活跃的创作生态……虽然现在它还没办法战胜无数游戏人密切合作、精心创造出的体验。


但如果技术继续突飞猛进,未来我们会不会看到更多AI原生游戏?它们会是怎样的形态,又能替代哪些品类的体验? 


所以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AI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又能做出什么具体的东西,而是它的进化速度到底会变得多快。毕竟在过去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AI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已经逐渐超出许多人的认知。 现在AI做不到的事情,并不代表它未来做不到。